欢迎您光临东强 | 注册
全国热线:400-188-9198 上海:021-63309886

采冬虫夏草需满足哪些条件?2025 合法采挖全指南


  冬虫夏草采挖并非 “随意进山即可”,而是需满足资质、时间、环境、操作等多重条件,尤其在核心产区,政策监管日益严格。掌握合法采挖的关键条件,既能避免违法风险,也能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。

  一、资质条件:持证采挖是首要前提

  合法采挖冬虫夏草的第一步,是获取官方颁发的采挖资质,不同产区的具体要求略有差异,但核心需满足以下两点:

  个人需持 “双证”:在西藏那曲、青海玉树等核心产区,采挖者需先办理《虫草采集证》和《进山许可证》。《虫草采集证》由当地县级林业和草原局核发,需提供个人身份证、户籍证明(部分产区要求本地户籍,如那曲安多县),并签署《生态保护承诺书》;《进山许可证》由乡镇政府或牧区合作社发放,明确采挖区域、面积及时限,严禁跨区域采挖。例如玉树杂多县规定,非本地户籍人员需由本地牧民担保,且每证仅限 1 人使用,不得转借。

  企业需具备 “三资质”:若企业组织规模化采挖,除需为采挖人员统一办理个人采集证外,还需取得《草原使用许可》《野生动物保护备案证明》(虫草寄主蝙蝠蛾为保护昆虫)及《环保评估报告》。企业需提前 3 个月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申请,说明采挖规模、生态修复方案,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采挖,违规组织采挖最高可罚款 50 万元。

  二、时间条件:严格遵守 “采挖窗口期”

  冬虫夏草的采挖时间受生长周期与政策管控双重限制,需在特定 “窗口期” 内进行,过早或过晚均不符合要求:

  自然生长周期决定时间范围:全国虫草主产区的采挖期集中在 5-7 月,但不同海拔产区的窗口期差异明显。高海拔产区(如那曲 4800 米以上区域)采挖期为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(约 20-25 天),此时虫草子座刚出土,未释放孢子,品质最佳;中高海拔产区(如青海果洛 4000 米左右)采挖期为 6 月上中旬(约 25-30 天);普通产区(如四川甘孜 3500 米左右)采挖期最长,为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(约 30-40 天)。过早采挖,虫草未成熟,虫体干瘪;过晚采挖,子座释放孢子后营养流失,且易腐烂。

116.jpg

  政策管控划定具体时段:为保护生态,部分产区会精准划定采挖起止日期,且严禁提前进山 “蹲守”。例如西藏那曲索县 2025 年规定,采挖期为 5 月 20 日至 6 月 15 日,采挖人员需在 5 月 18-19 日统一进山,6 月 16 日前必须撤离;青海玉树杂多县则要求每日采挖时间为 7:00-18:00.禁止夜间采挖(避免破坏草原植被),违规超时采挖将没收采挖工具及收获的虫草。

  三、环境条件:特定生态区域内可采

  冬虫夏草仅生长在特定生态环境中,采挖需限定在符合生长条件的区域,且需满足生态保护要求:

  生长环境需达标:可采区域需具备 “高海拔、寒温带、湿润草甸” 三大特征,具体为海拔 3000-5200 米的高寒草甸,年平均气温 - 2℃至 5℃,年降水量 400-800 毫米,土壤为腐殖质含量高的冻土(厚度≥50 厘米),且植被以莎草科、禾本科植物为主(为蝙蝠蛾幼虫提供食物)。低于 3000 米的低海拔区域、干旱草原或森林地带,无野生虫草生长,自然不具备采挖条件。

  生态保护有禁区:以下区域严禁采挖:一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(如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)、水源涵养地;二是草原退化严重、沙化区域(如青海玛多县部分退化草场);三是虫草年产量低于 50 公斤的 “零星分布区”(避免过度采挖破坏生态)。例如西藏昌都规定,采挖区域需距离公路、河流 100 米以上,且每平方米采挖点不得超过 2 个,防止草原出现 “斑秃”。

  四、操作条件:规范采挖保护生态

  合法采挖不仅要满足资质与时间要求,还需遵守操作规范,减少对生态的破坏:

  工具与方法有要求:采挖需使用专用工具 —— 宽 2 厘米、长 15 厘米的竹制或木质小铲子,严禁使用金属锄头、铁锹(避免深挖破坏土壤结构)。采挖时需先在虫草周围 10 厘米处轻轻挖掘,露出完整虫体后小心取出,再将土壤回填压实,恢复草皮原状,严禁 “地毯式挖掘”(即不管是否有虫草,都翻动大片土壤)。

  后续处理需合规:采挖后需将虫草表面泥土清理干净(禁止水洗,避免加速变质),且不得在采挖区域丢弃垃圾、焚烧杂草;离开前需参与草原修复,如补种当地草种(由合作社统一发放),确保采挖区域植被恢复率不低于 90%。青海果洛还要求采挖者按每公斤虫草缴纳 500 元 “生态修复基金”,用于后续草场养护。

  采冬虫夏草需同时满足 “资质合法、时间合规、环境适宜、操作规范” 四大条件,缺一不可。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,各产区对采挖的管控将更严格,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采挖,才能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,让冬虫夏草这一高原瑰宝得以可持续存续。





上一篇:冬虫夏草不同产地有何区别?2025 产区差异全解析下一篇:

采冬虫夏草需满足哪些条件?2025 合法采挖全指南


  冬虫夏草采挖并非 “随意进山即可”,而是需满足资质、时间、环境、操作等多重条件,尤其在核心产区,政策监管日益严格。掌握合法采挖的关键条件,既能避免违法风险,也能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。

  一、资质条件:持证采挖是首要前提

  合法采挖冬虫夏草的第一步,是获取官方颁发的采挖资质,不同产区的具体要求略有差异,但核心需满足以下两点:

  个人需持 “双证”:在西藏那曲、青海玉树等核心产区,采挖者需先办理《虫草采集证》和《进山许可证》。《虫草采集证》由当地县级林业和草原局核发,需提供个人身份证、户籍证明(部分产区要求本地户籍,如那曲安多县),并签署《生态保护承诺书》;《进山许可证》由乡镇政府或牧区合作社发放,明确采挖区域、面积及时限,严禁跨区域采挖。例如玉树杂多县规定,非本地户籍人员需由本地牧民担保,且每证仅限 1 人使用,不得转借。

  企业需具备 “三资质”:若企业组织规模化采挖,除需为采挖人员统一办理个人采集证外,还需取得《草原使用许可》《野生动物保护备案证明》(虫草寄主蝙蝠蛾为保护昆虫)及《环保评估报告》。企业需提前 3 个月向当地主管部门提交申请,说明采挖规模、生态修复方案,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采挖,违规组织采挖最高可罚款 50 万元。

  二、时间条件:严格遵守 “采挖窗口期”

  冬虫夏草的采挖时间受生长周期与政策管控双重限制,需在特定 “窗口期” 内进行,过早或过晚均不符合要求:

  自然生长周期决定时间范围:全国虫草主产区的采挖期集中在 5-7 月,但不同海拔产区的窗口期差异明显。高海拔产区(如那曲 4800 米以上区域)采挖期为 5 月中下旬至 6 月上旬(约 20-25 天),此时虫草子座刚出土,未释放孢子,品质最佳;中高海拔产区(如青海果洛 4000 米左右)采挖期为 6 月上中旬(约 25-30 天);普通产区(如四川甘孜 3500 米左右)采挖期最长,为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(约 30-40 天)。过早采挖,虫草未成熟,虫体干瘪;过晚采挖,子座释放孢子后营养流失,且易腐烂。

116.jpg

  政策管控划定具体时段:为保护生态,部分产区会精准划定采挖起止日期,且严禁提前进山 “蹲守”。例如西藏那曲索县 2025 年规定,采挖期为 5 月 20 日至 6 月 15 日,采挖人员需在 5 月 18-19 日统一进山,6 月 16 日前必须撤离;青海玉树杂多县则要求每日采挖时间为 7:00-18:00.禁止夜间采挖(避免破坏草原植被),违规超时采挖将没收采挖工具及收获的虫草。

  三、环境条件:特定生态区域内可采

  冬虫夏草仅生长在特定生态环境中,采挖需限定在符合生长条件的区域,且需满足生态保护要求:

  生长环境需达标:可采区域需具备 “高海拔、寒温带、湿润草甸” 三大特征,具体为海拔 3000-5200 米的高寒草甸,年平均气温 - 2℃至 5℃,年降水量 400-800 毫米,土壤为腐殖质含量高的冻土(厚度≥50 厘米),且植被以莎草科、禾本科植物为主(为蝙蝠蛾幼虫提供食物)。低于 3000 米的低海拔区域、干旱草原或森林地带,无野生虫草生长,自然不具备采挖条件。

  生态保护有禁区:以下区域严禁采挖:一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(如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)、水源涵养地;二是草原退化严重、沙化区域(如青海玛多县部分退化草场);三是虫草年产量低于 50 公斤的 “零星分布区”(避免过度采挖破坏生态)。例如西藏昌都规定,采挖区域需距离公路、河流 100 米以上,且每平方米采挖点不得超过 2 个,防止草原出现 “斑秃”。

  四、操作条件:规范采挖保护生态

  合法采挖不仅要满足资质与时间要求,还需遵守操作规范,减少对生态的破坏:

  工具与方法有要求:采挖需使用专用工具 —— 宽 2 厘米、长 15 厘米的竹制或木质小铲子,严禁使用金属锄头、铁锹(避免深挖破坏土壤结构)。采挖时需先在虫草周围 10 厘米处轻轻挖掘,露出完整虫体后小心取出,再将土壤回填压实,恢复草皮原状,严禁 “地毯式挖掘”(即不管是否有虫草,都翻动大片土壤)。

  后续处理需合规:采挖后需将虫草表面泥土清理干净(禁止水洗,避免加速变质),且不得在采挖区域丢弃垃圾、焚烧杂草;离开前需参与草原修复,如补种当地草种(由合作社统一发放),确保采挖区域植被恢复率不低于 90%。青海果洛还要求采挖者按每公斤虫草缴纳 500 元 “生态修复基金”,用于后续草场养护。

  采冬虫夏草需同时满足 “资质合法、时间合规、环境适宜、操作规范” 四大条件,缺一不可。随着生态保护力度加大,各产区对采挖的管控将更严格,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采挖,才能实现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,让冬虫夏草这一高原瑰宝得以可持续存续。




上一篇:
冬虫夏草不同产地有何区别?2025 产区差异全解析
下一篇:
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  • 波浪

沪ICP18043777号-1 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1552-2号
东强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02-2021